谓“金杯银杯不如口碑”,该刊之所以获此殊荣,我想,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办刊时间早(《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分别于1978年、1981年创刊),持续时间长,在语文界混得“脸熟”;二是办刊质量高,在朋友圈影响大,深得教师喜爱;三是“常为新”,从陶本一先生开创至今,一代代语文报人不忘初心,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接续奋斗。前不久看到人大复印资料发布2020年《高中语文教与学》《初中语文教与学》用稿统计,《语文教学通讯》转载量仍然名列前茅,足以说明我的上述判断是站得住的。
我与语文报社结缘,是从1994年我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以后开始的。因为人教社与全国中语会有着深厚渊源,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吴伯箫等都曾在中语会任职。1994年秋,中语会和人教社等单位联合发起,举行“庆祝吕叔湘先生九十华诞暨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理事长刘国正和秘书长张定远指定要我参与会务接待工作,从此我就正式加盟中语会,后来由副秘书长、秘书长而至理事长(2019年卸任)。中语会与语文报社工作都是服务于语文教育,自然也有着密切关系。如沿用至今的《语文教学通讯》刊名,就是中语会名誉会长叶圣陶先生亲笔题写的(《语文报》报名则是启功先生题写的)。中语会第一任会长吕叔湘、副理事长张志公以及刘国正,都曾为语文报社题词或撰稿。中语会与语文报社强强联手、开展合作,是刘国正理事长和陶本一社长在任时期达成的。
1989年1月《语文报》正式成为中语会会报,1993年7月《语文教学通讯》成为中语会会刊,并开展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品牌活动,如策划成立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心、叶圣陶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举办“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语通杯”教改新星评选、全国中学生读书评书活动、全国中学生语文夏令营等。这些活动,既大大丰富了我国中学语文教研,促进了中语会工作,也使《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成为全国广大中小学师生首选的语文报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进入中语会,自然与报社朋友一见如故,或者说我根本没把自己当外人。在中语会工作20多年,与靳保太、蔡智敏、刘远三任社长和其他同人有诸多交集,彼此结下深厚友谊,尤其是下面几件事情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第一,我首次以人教社教材编辑身份参加全国性语文教研活动,就是《语文教学通讯》桑建中主编组织的,大约是1995年暑假,在青岛,与魏书生先生住一个房间,知道他有早起的习惯。
第二,“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我称之为语文界的“武林大会”,每次都有近2000人,我任高中组评委组长多年。
第三,我在《语文教学通讯》开过两次专栏,一是“全国中语会30年巡礼”(2008),回顾中语会辉煌历程,致敬先贤;一是“主编解读”(2010),解读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
第四,语文报社承办中语会2009年工作会议,时任社长蔡智敏是中语会副理事长,会议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第五,为了庆祝语文报社成立40周年,我应杭州师范大学王光龙教授之邀,撰写《陶本一先生与全国中语会》,收入《师长 社长 校长——我印象中的陶本一先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
第六,我与语文报社朋友有过多次愉快的合作。中语会在报社设立“语文名师教研中心”,我为广西教育出版社主编《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丛书》时,邀请任彦钧、刘远主编《新世纪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研究》(小学卷,中学卷上、下)。这套书2017年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2019年列入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2018年,他们二位主编《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口述实录丛书》时,邀我忝为编委会主任。这套书2020年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其中包括我整理的《刘国正口述:教师·编辑·作家》。我为山东教育出版社主编的《语文名师课》(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也是请语文报社徐永平、李文君等朋友和我一起编纂完成的。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报》创刊十周年时曾题词说:“我看见过许多刊物,起头办得很好,时间长了就难以为继,最后就停刊了。《语文报》从创刊到现在,已满十年,还是办得那么生气勃勃,还是那么受读者欢迎,这是很不容易的,是值得庆贺的。”如今,语文报社经过40多年发展,形成系列报刊、新媒体矩阵和多种大型公益活动,事业蒸蒸日上,还是那么生气勃勃。我想,吕先生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深感欣慰的吧?
作者简介:
顾之川,河南省商水县人。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原理事长。主编人教版多套初中、高中语文教材。出版《语文课程与考试论》《语文工具论》《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顾之川语文教育论》《明代汉语词汇研究》《顾之川语文人生随笔》等论著,并主编《中国语文教育研究丛书》《文心经典丛书》《名师语文课丛书》等。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