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百年来无数浙籍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艰苦奋斗、不畏牺牲,他们将自己的信仰和对亲人的思念付诸笔墨,写成一封封饱含激情、亲情和爱情的红色书信。英雄笔触,字字成文,红色书信,句句动情。这些书信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浙江师范大学“浙”里寻笺团队收集整理100封浙籍共产党人红色书信,并转化为有声读物,以此赓续浙籍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献礼建党100周年。
今天推出第一期《殷夫致兄书》。
殷夫(1910年-1931年),男,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1925年,进入上海民立中学,积极参加声援五卅运动的斗争。1926年7月,转入浦东中学,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参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游行,被捕关押3个月,他在狱中作诗《在死神未到之前》,长达500多行,这篇文章曾被刊登于《太阳》月刊。1927年,殷夫以“徐文雄”的名字考入同济大学,参加校内外的秘密革命活动;也在这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28年,参与了“朝声社”的组织,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注意,不久之后,殷夫再次被捕入狱。1929年二月,重返上海,后因组织上海丝厂工人罢工第三次遭捕。出狱后在团中央宣传部工作,参加了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辑工作,以饱满的激情坚持革命和创作,写下了《血字》、《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前进吧,中国!》等被后人誉为红色鼓动诗的革命战歌。1931年3月,殷夫赴东方旅社参加党内秘密会议,因叛徒告密,与柔石、冯铿等十一人被英租界巡捕逮捕。1931年2月7日,殷夫、胡也频、冯铿等五位左翼联盟作家,以及林育南等共24位中国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集体枪杀。殷夫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传递的精神必将永存。
书信原文如下——
别了,我最亲爱的哥哥,
你的来函促成了我的决心,
你诚意的教导使我感激,
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
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
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在你的一方,哟,哥哥,
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
是统治者们荣赏的爵禄,
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
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
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
不要荣誉,不要功建,
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
因此机械的悲鸣扰了他的美梦,
因此劳苦群众的呼号震动心灵,
因此他尽日尽夜地忧愁,
想做个普罗米修士偷给人间以光明。
真理和忿怒使他强硬,
他再不怕天帝的咆哮,
他要牺牲去他的生命,
更不要那纸糊的高帽。
这,就是你弟弟的前途,
这前途满站着危崖荆棘,
又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骨,
又有的是砭人肌筋的冰雹风雪。
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
真理的伟光在地平线下闪照,
死的恐怖都辟易远退,
热的心火会把冰雪溶消。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