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感到一丝丝遗憾,以前怎么就没好好听您讲那过去的事情,现在我希望能补上这一页,也希望您能告诉我们年轻党员,该怎样学好历史这本教科书,继往开来。我想,这正是我这样一位年轻党员特殊的党史学习。”姜玉峰老师现场带领大家重温陈明媚的家书。
5月25日,浙江师范大学第八届微型党课大赛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经各二级党组织推荐、学校初赛等环节,共有8名教师选手、6名学生选手进入决赛。浙师大党委副书记邵国平,校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吕迎春出席活动。
本次微型党课大赛围绕庆祝建党百年、决胜全面小康、打造“重要窗口”三大主题,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讲好浙江“重要窗口”建设的美好愿景,讲好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实践路径,充分展示浙师师生立德树人、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充分展示浙师师生争创一流、勇开新局的精气神。
决赛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姜玉峰带领在座师生重温张太雷、江姐、陈明媚的家书,三封家书跨越百年,始终贯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主旋律。重温红色家书,坚定入党初心,补充精神之“钙”。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尉小旋讲述思政育人的初心故事,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植于心践于行。思政育人,润物无声,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做初心与使命的传递者。时代变迁,不变的是思政育人的初心。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教师杨旭峰从基层工作青年的故事出发,讲述一位位平凡的基层工作者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带领人民走上致富路,凭凡人之力创造出中国人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以小见大,弘扬脱贫攻坚的伟大精神。
人文学院学生邵美祺同学以教师初心故事为引,讲述浙师青年步履不停,隔空应答百余年前梁启超先生“少年强则国强”的呼喊,努力完成历史使命的交棒和奉献精神的赓续。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姝嘉同学深情讲述共产党人的爱情与家国情怀,以及隐藏在红色爱情下的信仰与力量,激励新时代的青年爱侣,为实现共同理想信念而携手并进,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而矢志不渝。
14堂微型党课结合专业实际,回应时代呼唤,传承百年信仰,凝聚前行力量。经过激烈角逐,马克思主义学院姜玉峰、人文学院陈彩云、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尉小旋、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杨旭峰等4名教师获得教工组一等奖,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姜小平等4名教师获得教工组二等奖,教师教育学院蒋栩璐等8名教师获得教工组三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姝嘉、人文学院邵美祺获得学生组一等奖,幼儿师范学院沈熙瑶等4名选手获得学生组二等奖,法政学院王雯等7名选手获学生组三等奖。
据悉,本次大赛设教工组和学生组,共有40名师生选手参加,不少学院还组织开展了院级选拔赛,通过现场观摩、答辩等形式,引导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党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编辑:姜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