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8日,浙江师范大学第二针新冠疫苗接种顺利完成,此次接种量总数为22000余针次。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针接种专场分为健康筛查及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三个区域,师生分时段、分批次进行接种,并实现接种全过程单向不重复。接种过程中,医护人员实行三班轮流工作制,以确保能及时高效地完成每日接种工作;部分医护人员、救护车等守候在一旁,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吸取第一针疫苗接种经验,学校对本次疫苗接种的组织方式进行了优化:分专业安排学生有序接种,通知时间更精准,减少学生等候时间;增加接种人群区分度,因人而异安排接种计划,妥善解决具有语言沟通障碍的外籍人群、年龄较大的后勤人员的时间安排问题;加长护栏和棚顶长度,尽量避免师生在排队过程中的暴晒、雨淋等问题,减少客观天气变化对疫苗接种工作的影响。
疫苗接种期间,浙师“红马甲”遍布现场各个区域。维持排队秩序、疏通人群、引导登记……他们在明晰工作流程和具体职责的基础上,各司其职,使得疫苗接种工作更流畅顺利地进行。负责登记区与接种区中间通道引导的志愿者朱梦丹谈到:“我是上午最早到场的那一批志愿者,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都在一丝不苟进行自己的工作,现场井然有序,四个小时的志愿时间让我感觉很充实、很有意义。”
提起同学们对第二针疫苗的感受,大多数人都觉得跟第一针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的差异还是在心理上的。物电学院何海燕同学表示,经过第一针的疫苗接种,这一次她在心理上少了些许紧张,觉得整个过程更顺利了。完成接种后,大部分同学的心里都多了一份安心,“接种疫苗的现场很有秩序,尽早接种可以在身体上早点建立起防护的屏障,对自己和家人都会更放心。”工学院李欣怡同学说。
当前,大规模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浙师大师生始终遵从“应接尽接”的要求,积极配合疫苗接种工作。至此,第二针疫苗接种工作已顺利完成。共同筑起疫情防线,浙师人在行动!
摄影:傅蓉婷 别革扎提 陈小备
编辑:赵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