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律进校园 | 吴清旺畅谈民法典新规与法律人新思维
日期: 2021-06-10 作者: 供稿单位: 新闻中心

6月9日晚上,启航“十四五”,法治伴我行——民法典时代的法律人新思维法律实务讲座在行政中心报告厅举行,浙江省星韵律师事务所吴清旺主任就当下民法典中热点问题以及新条款展开讲座



吴清旺从系统思维、跨界思维、证据思维、诉讼策略思维、利益衡量思维这五个维度阐述民法典的新变化及民法典时代下法律人应具备的新思维。他指出,法律人不能拘泥于固有观念,要从民法典新规中获得新启发、找到新思路、开拓新思想“民法就像是水和空气,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民法打交道”人们生活在民法法律关系编织成的网里,“从生到死,每个环节,都跟民法典有关。”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掌握系统思维的重要性吴清旺与同学们开展了名为“做个大海捞针的高手”的互动游戏。“谁能最快找到高空抛物、英烈条款、诉讼时效、超级优先权、死者权益保护在民法典的第几编第几条?”在同学们快速翻阅民法典的时候,吴清旺从容不迫地报出了上述名词所在的条款编号并阐释其具体内容。“对法律初学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系统思维的掌握与运用。”他强调法律人心中要有民法典的框架体系与权利谱系,才能正确运用条例去解决问题。


立足于法律理论与社会实际问题,吴清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跨界思维在实务中的合理用。他通过“女朋友和妈妈同时落水先救谁”这个难题强调法律人应当具有发散性的跨界思维,结合民法典第一编中的第26条和第五编中的第1059条给出理性的答案。吴清旺还表示,法学是一门很接地气的学科,法律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服务,我们要让法条真正落地


超级优先权关键的证据是什么?如何证明夫妻分居满一年?诉讼时效怎样计算?吴清旺从民法典增加的新规定切入,结合相关的经典案例展现了证据思维与诉讼策略思维的独特魅力。谈及利益衡量思维时,吴清旺认为法律就是利益衡量。近年来热议的“扫脸”表现了行政管理行为与自然人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子女不随父母姓是否合法折射出自然人享有姓名权的自由度,这些问题都涉及法律保护的适用范围。


吴清旺站在律师事务所主任的角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同学们分享了在投简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本次讲座介绍了民法典新规带给法律人思维上的新变化,讲述了法学理论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呈现了一部栩栩如生的《民法典》,在让同学们深刻了解民法典内容的同时,也体会到民法的时代精神。


编辑:姜雯静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