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访谈
人物名片
俞燕昌(诸暨市浬浦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目前在新疆阿瓦提县第二中学支教)
“只要学生们保质保量地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务,我就开放权限,允许学生们玩会儿电脑。”这曾是诸暨市浬浦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俞燕昌的独门妙招。当他发现这种“学娱结合”的方式能较为明显地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后,就分享给了同行,他还把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理念带到了新疆阿克苏地区,希望学生们能真正喜欢计算机,能静下心来深入探究相关学科知识。
■记者 王丽红 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成功跨界,探索教学模式
俞燕昌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地理专业。最初走上教师岗位时,他是一名地理老师。为何他会和信息技术结缘呢?这源于俞燕昌的一个习惯:他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有关计算机的问题时,从来不求助别人,也不是简单粗暴地把电脑界面上跳出的错误提示或者对话框直接关闭,而是通过查找资料、认真研究,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个习惯让他慢慢成了学校里有名的计算机能手,学校的同事们遇到一些有关计算机的问题,首先会想到请他帮助。
2008年,学校新开信息技术课程,但面临师资缺乏的问题,学校领导马上想到了俞燕昌,想让他转岗。“一开始我很犹豫,因为心里没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教好信息技术课。”俞燕昌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后,2008年秋季开学后,他一边上地理课,一边尝试上信息技术课,做起了跨界教师。
开始教信息技术后,俞燕昌发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一些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内容,同时,他也发现学生们对网络、计算机小游戏有一种天然的热情和兴趣。于是,他大胆地在课堂上尝试“学娱结合”模式,只要学生认真完成当堂课的学习内容,他就会开放权限,允许他们上一会儿网,还结合电脑小游戏的模式,在教学环节中进行游戏化设置,让学生在“玩”中学。
教育援疆,推进智慧课堂
“学娱结合”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专注度都大大提升了。2009年,俞燕昌成为一名信息技术的专职教师,信息技术列入高考学科后,他所带班级信息技术成绩在诸暨当地“一鸣惊人”,俞燕昌所倡导的“学娱结合”的教学模式也被很多同行所借鉴。
2020年春,俞燕昌成为浙江省第十批援疆教师,一到阿瓦提县第二中学,他致力于把冰冷的计算机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他加班加点解决电脑故障和网络问题,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机器的稳定性与网络的流畅性;为了推进智慧课堂,增强教学精准性,他在学生机上预装信息题库,学生实践后能实时显示课程成绩与对错明细,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另外,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在教学中融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PPT制作、电子报刊制作、图片PS处理等内容。
俞燕昌老师还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助当地建立网上阅卷系统。2020年12月,这套阅卷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当地的期末模拟考试,首次实现了当地老师期盼多年的网上阅卷。新技术立竿见影,极大地提高了阅卷速度和准确性,更方便当地教师精准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