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小朋友们,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祖国的热爱,好吗?”七月热夏,金华市金东区傅村镇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诗文朗诵课正有序进行,授课的老师,是来自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准大二学生。
今年7月,浙师大暑期实践队来到艾青故居——金东区畈田蒋村。实践队以“艾青故居夏令营”为主要平台,送教下乡,搭建“基础教学+党史熏陶”双重复合教学模式,为傅村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拓展服务。深入挖掘地方乡土教材,开发特色课程,助力当地乡村文化振兴。
访故居,内化于心
初到畈田蒋村,实践队便开展了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参访艾青故居。“天伦叙乐”的牌匾、斑驳马头墙、敦实牛腿……一座江南小院,满载青史。队员们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了解了艾青的生平与其诗歌成就,同时深入触摸红色党史,透过艾青深深扎根人民群众的诗性语言,体悟伟大而赤诚的家国情怀。
同日下午,实践队还举办了党史学习交流分享会,在各组队员进行党史学习交流的同时,还邀请傅村镇党委书记前来分享,他号召同学们“争做像艾青一样有精神气节的人”,启迪了队员们学习党史的新感悟。
办快闪,外化于行
为更好传扬红色精神,助力“艾乡”接续红色血脉,实践队员们在艾青故里举行了多场红色快闪活动。学校报告厅内,《卢沟惊变》情景剧在夏令营全体学生及其家长、受邀老党员、实践队员们的共同注视下全情上演,表演真挚生动,反响热烈。孩子们的表现虽稍显稚嫩,但却足够真实、感人,这些“艾乡”孩子的心里已然种下了理想信念的火种。
另一边,艾青故居的天井旁,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大手牵小手”,诵念《光的赞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艾青诗歌的经典篇目,以一颗颗深沉的拳拳之心,为前来参访故居的游客们呈递来自艾青诗文里的诗意人格与崇高的爱国精神。
“看到这群学生的表演,我很感动。艾青是我们的骄傲,他的爱国之情在学生们的朗诵里得到发扬。”一位带着孩子参观故居的家长在看完快闪后说。
此外,实践队员还在教学上设置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如红色家书欣赏、红色诗文朗诵、党史进地理大课、趣味手工等,推进童心向党。
据悉,本次浙师大暑期实践队送教活动将持续两周。作为具有立德树人特色的师范生矩阵,团队将立足“艾乡”,以“送教”助力当地乡村文化振兴,探索出一条党史教育的新路子。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