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早上好!”“老师,今天是不是要上中文课和剪纸课?”……来自阿富汗的两兄弟9岁的阿卜杜拉、7岁的马苏拉,用汉语向他们口中的“老师”——义乌市鸡鸣山社区党委书记何文君打着招呼。每到早晨8点,鸡鸣山党群服务中心就格外热闹,孩子们的问好声和嬉闹声响彻何文君周围。
为破解城市社区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的问题,金华市委组织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近期在150余个社区开设“家门口的暑托班”,目前已招收学生8000余人次。
1000余名大学生志愿服务暑托班
“今年暑假我就不回去了,能够留在金华参加暑托志愿者服务,不仅能锻炼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很有意义。”阮晨是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经过两天的统一上岗培训后,她来到婺城区柳湖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为组织开展好今年的“家门口暑托班”活动,金华市委组织部联动共青团等党群部门,充分挖掘浙江师范大学等本地高校资源,向回乡大学生发出志愿服务倡议。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招募1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暑托班。
婺城区红湖路社区位于金华市核心区块,中小学校密集,听说社区要办公益暑托班,辖区内的红湖路小学主动提供教室作为活动场地,社区还发起了“暑期一日师”活动,发动党员教师担任暑托班“一天教师”,为学生们上特色课。
听到社区免费开办暑托班的想法,义乌市巨星舞蹈馆、曦之远书画社、乡音艺术团等民营机构也以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的身份,加入到这场暑托接力中。
“我们每天会派出一名书法教师,为暑托班的孩子们义务上课,既然有了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这个身份,我们就有义务来参与这些社区公益项目。”曦之缘书画社负责人朱俊琳说。
义乌市塔下洲社区党委书记骆桂花说,在暑托班计划启动之初,党建联盟各成员单位就积极参与活动中来,并为社区暑托班设置课程、招募志愿者等。
精细服务让外来务工群体感受温暖
每天早上7点30分,10多名外来务工群体的留守儿童,就兴冲冲地走进武义县南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位于武义城区西侧的南丰社区,有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零工群体超过1600人。为此,社区在推出日常暑托服务的基础上,专门为“零工群体”打造了延时托管服务项目,将原本上午8:30、下午5:00的接送时间延长至上午7:30、下午7:00,“延时托管”期间,免费为小孩提供作业辅导、课外阅读、手工制作等服务,并提供晚餐。
服务于饿了么平台的杨傲南告诉记者,暑托班替他们家解决了大难题。“我做外卖配送工作,老家在江西上饶,因为家中没有老人帮忙,又承受不起高额的社会机构暑托班费用,往年只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出租房里,今年政府办的暑托班帮了我大忙,孩子每天回家都很开心。”杨傲南说。
在义乌,当地组织部门还专门开发了线上小程序,依托“党建+单元”广泛收集意见,精准掌握居民的暑托需求。针对鸡鸣山、五爱、南山等社区少数民族、境外人员儿童较多的实际,当地因地制宜开设了汉语培训、国学、书法、国画等课程,受到外籍居民的欢迎。
特色课程满足多样化需求
“同学们,大家排好队,接下来是今天的消防安全体验活动,这堂课的老师是我们可爱的消防员叔叔。”刚结束午休的孩子们,整整齐齐地列队来到金华开发区和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的安全教育体验馆。
“暑托班开展以来,我们整合了党群服务中心内的美术室、阅读吧、体验馆等所有功能室,为孩子们举办了心理沙龙、变废为宝环保创意大赛、学方言说党史故事等特色活动。”和悦社区党委书记汪燕飞说。
进入七月小暑,在磐安县新渥街道药镇市场社区,一堂名为“妙手制药染”的体验课正在进行中。
教师陈佳逸的中药材讲解,引来了孩子们的一阵欢呼。几堂课下来,通过学习认识药材和传统的扎染、蜡染、夹撷等染色技艺,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对中药的认识。
“暑托班超出了我的期待,既能辅导暑期作业,还有很多美学教育、体育锻炼等方面的课程,孩子乐在其中。”家住药镇市场社区的陈女士说。
据金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办好暑托班,金华市采取“标准课+特色课”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标准课程由市委组织部联动当地共青团、高校等部门共同制定、统一配送,包括历史人文、科普知识等近20门课程。特色课程则在各地征集居民需求,整合城市党建联盟成员单位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发。
“为保障暑托班学生安全,我们还按照‘大学生志愿者+党员义工+社区工作者’的模式,建立暑托班安全信息每日报、重大事项即时报等信息报送制度,并精心定制学生接送卡,确保学生安全。”金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