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录取正在进行时。不少高考生已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这些或华丽或简洁的录取通知书,都将开启学子们美好的大学生活。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也因其美观或巧思而频频登上热搜。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长啥样?记者采访了几位收到通知书的市区考生。
清华大学:3D打印校门,看纪录片
当倪婧茹打开清华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一座校门立即在她眼前立了起来。这座“校门”是激光雕刻、手工拼插3D纸艺,形象逼真,甚至能看清上面的砖块。
与往年相比,2021年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外壳材质和立体校门结构上进行了全新升级,立体结构更加稳固。
倪婧茹说,打开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真是激动万分。尽管早就知道已被录取,但是录取通知书这样的纸质媒介,让她更有了真真切切的感觉。家人、朋友看到这份录取通知书也都非常惊喜,说不愧是清华,设计真是漂亮。
随录取通知书而来的,还有很多附赠的礼品,如电影票、书本、校长的信、特制书签等,令人惊喜不断。电影票可以到校后观看纪录片《大学》(这部电影是清华学子献给母校110岁生日的礼物,从4位清华人的故事出发,讲述了对理想的热爱与执着);每一年清华大学都会给新生推荐一本书,今年推荐的是《老人与海》,希望学生们能够学习其中“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坚韧品质;校长的信题目为“塑造坚韧精神,磨砺勇毅品质”,正好对应了《老人与海》的精神。
对于未来,倪婧茹的想法是,好好学习,然后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浙江师范大学:立体设计,感受美景
“浙师大的录取通知书,实物比我之前在网上见到的更好看。细节满分!”俞冰树说。
作为刚刚被浙师大录取的“准大学生”,俞冰树为学校的设计能力而骄傲。
这本通知书采用立体设计,选择了浙师大正大门广场标志性景观,把层层推进的正大门、校训石、孔子像、信息图文中心、芙蓉峰及北山做了五个层次的扁平化图形处理,并采用激光切割与立体化的手法来营造景观层次的空间关系,色彩的选择上主要使用师大绿与金色,优雅而稳重。浙师大方面表示,通知书由该校乡村景观文化研究中心设计。学校希望新生在收到这份礼物时能感知师大的美景,并在开合之间带来快乐的心情。
俞冰树准备成为一名老师,在诸多师范类高校中选择了浙师大的“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将会本硕连读。她说,接下来几年里会努力学习,在新的平台上,尽量做到最好。
浙江工商大学:高颜值盲盒,附上校长“悄悄话”
刘韦峰被浙江工商大学录取,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并非薄薄一张纸,而是一个大盒子。
“快递很大,当时心情非常激动,拿到手就立马回家拆了。”刘韦峰说。
快递有很多层,礼盒里有录取通知书,有新生指南,有手环、饭卡,还有一个写着“商大限定”字样的盲盒,里面是一枚书签。之所以称为盲盒,是因为书签有多种款式,学生们能够拿到哪一款是随机的。刘韦峰拿到的是一个人字形,有蓝底圆圈中间一抹红的书签,虽然不知道涵义是什么,但拿在手里觉得颜值挺高。
今年浙江工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还有一点小设计:随录取通知书寄出的还有校长给新生的“悄悄话”,学生只要扫描二维码便可以听到校长的悄悄话。刘韦峰原先并不知道通知书上的二维码意味着什么,还以为是编号,在记者提醒之后,打算好好听一听。
刘韦峰说,对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挺期待的,应该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和厉害的老师,虽然大学比高中要自由,但也要努力学习,未来准备考研。
同济大学:造出三艘“乘风破浪”的小船
考上同济大学设计专业的李依阳,把自己的录取称为“圆梦”。而伴随着录取通知书来的,是三艘“乘风破浪”的小船。
打开通知书后,在欢迎信的后面还藏了一份“造船指南”:根据“造船指南”,把3张折纸按压痕叠成“同舟号”“共济号”和“梦想号”,托起梦想的风帆。
录取通知书共分四个部分:你好、欢迎、时光、我们。第三部分是由“时”和“笔记”S形融为一体的两册“时光笔记”,采用档案级无酸书写纸,可以保存约200年。不负韶华“笔记”册收录了同济档案馆藏的20部学长笔记;“时光”册则是一本从200周开始倒数的周记,希望学生们做好大学规划。
“很惊喜,因为很好看!”李依阳说。她最喜欢的是学校送的烫金描边版的校标冰箱贴。
李依阳觉得,能够考上同济,是因为她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认真画画,而上了大学以后,也要尽量多学一点,不辜负好的资源,不辜负老师、家长期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立体纸雕飞天梦
今年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通知书被称为汇集了“全宇宙的祝福”,而收到这份祝福的幸运儿之一,是金华学子高宇辉。
高宇辉说,他从小就喜欢宇宙,南航是他高考时的理想院校之一,能够被该校航空航天类专业录取,很开心。
打开南航的通知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立体层叠纸雕,在层层云团之中,长征五号火箭正在发射升空,北斗组网赫然眼前,C919客机正在穿破云层向更高处飞去,这些都是南航人近年来参与研发的国之重器。
“飞天的梦想,从这里启航”是南航对所有新生的期待。今年的录取通知书盒子中,还特地放入了南航飞行器图谱,以及4枚徽章,内容包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名、校徽以及两个随机放置的定制飞行器。高宇辉收到的两枚随机徽章,其中一个是“天巡一号”(南航自主研制的微小卫星,20多名在校学生和青年教师组成的项目组,放飞了这个每94分钟绕地球一圈的卫星),另一个他认不出来是什么,打算到了学校以后再向老师同学请教。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