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云,高级教师,物理老师,现任温岭中学校办副主任,曾被评为温岭市骨干教师、温岭市教坛新秀、温岭市名师、台州市教坛新秀、台州市优秀教师。
智慧育人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2003年,江志云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温岭中学,成为一名物理老师。从教18年,他一直保持着育人的初心,在教育岗位上认真耕耘。时光荏苒,转眼已至不惑之年,但在同事和学生心中,他仍是那个元气满满的“小江老师”。
“偷师”两年,扎实基本功
上大学时,江志云就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他担任学生会实践部负责人,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成为教师后,江志云也将他的热情和活力带到课堂中。
在江志云的课上,总是笑声不断,他能运用形象的比喻、巧妙的类比将枯燥难懂的物理知识演绎得趣味十足。“我会突出物理学科的特色,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建模能力。”他坚持以实验为引导,让学生体验从现象到原理再到系统知识形成的过程,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执教初期,为了更好地站稳站好讲台,江志云采用“课堂不足,课后补”的新手模式。不巧的是,当时学校安排的结对师父,课程安排与江志云重合。迫切想提升业务水平的他,就主动向同组的陈云晨老师“偷师”。“只要陈老师上课,我都会去听课。”江志云透露,工作前两年,陈云晨老师的课,他几乎一节不落。在课堂上,他如学生般认真听课、做笔记,课后,他仔细分析陈云晨和指导教师陈宏的课件,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江老师在教学中很会花心思,为了让实验效果更好地呈现给学生,他经常改进实验器材。”在同事周韬的眼里,江志云是个爱“折腾”的老师。
肯吃苦善总结,荣誉纷至沓来
正所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2012年,江志云加入了温岭市赵海勇名师工作室;2015年他又加入了台州市郑志湖名师工作室。他虚心向名优教师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水平又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都说以赛促教,锤炼老师技能的方法除了各种培训还有各种比赛,江志云也牢牢把握着各种机会。
2008年,在参加温岭市教学大比武时,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忽视设置干燥设备,导致实验失败,与第一名失之交臂。这次比赛,让他深刻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于是,在接下来的工作和教学中,他牢牢把握细节,重视教学的每个环节。在之后的比赛中,他“披荆斩棘”,先后获得温岭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台州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温岭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台州市教学大比武一等奖、首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最高部级优课等荣誉。
“小江的悟性非常高,调整节奏非常快,经常让我们眼前一亮。”陈云晨说,对于老师们的意见,他都会认真聆听、虚心接受,并及时地进行调整,协作能力很强。
“走心”,他是学生心中的益友
工作第二年,江志云担任了班主任工作。为了当好班主任,他一边虚心地请教朱海平老师,一边走近学生。“我经常和男生一起打球,这种肢体的接触很容易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聪明的江志云发挥大学时代的特长,迅速与学生打成一片。
班主任工作,繁重而琐碎,面对的又是青春期的高中生,可能一句言语不当就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江志云细心观察学生,谨言慎行。有一位学生,高一时成绩非常好,但是到了高二下滑非常严重。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中,江志云发现,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其实这位学生的英语非常好,自我管理能力也很棒。”为了重塑学生信心,江志云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正面激励学生,教他用理智战胜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在高考中,这位学生考进了学校前100名。
“他这个人做事非常严谨,求知欲很强,哪怕非常忙,他都要一对一批改学生的作业,这样的方式对学生来说帮助真的特别大。”当年同组团的年级段长朱海平评价。
2011年江志云开始担任学校团委书记,期间他将学校的30多个社团发展到100多个,并运行得井井有条,社团活动作为温中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多次受到地、市两级表彰。
曾经,有好几次机会,江志云可以调离教师队伍,但他仍选择坚守教师岗位,他说:“我是从小渔村出来的孩子,是教育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乐意做一个对学生、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教师,也乐意做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和教育教学的优秀‘二传手’。”
来源:《温岭日报》(2021-09-09 A0004版:教育视窗)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