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当天,村民和游客在新空间里体验。摄影 金林海 冯亚斌 吴学湾
“开业啦!”伴随着村民们奔走相告的欢呼声,位于温州泰顺南浦溪镇的库村古村落,迎来了改造升级后的第一天亮相,10余种业态在大学生的精心筹划下对外营业。
古色古香的咖啡馆,装修一新的老茶楼,木屋里开出的小书吧……9月9日,记者来到库村,穿行在古朴与现代之间,难以将其跟以前的“老村”联系起来。
“我们的秘诀是,让大学生成为古村改造的‘操盘手’!”南浦溪镇人大主席胡海军介绍,库村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古民居修缮难度大,再加之农村宅基地房屋产权的影响,使得库村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今年以来,镇政府争取库村未来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成为首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暨第四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的舞台,安静的村落一下子热闹起来。
开业当天,村民和游客在新空间里体验。摄影 金林海 冯亚斌 吴学湾
大学生改造房屋并不稀奇,可是要为当地旅游业态着力,并非易事。“学生团队不仅要和村民们共同生活、共同设计方案,还要提出一些符合未来乡村发展的新点子,改造当地业态。”来自温州理工学院的带队老师甘沁宇说,这次共有12支高校团队进驻库村,对12个业态空间植入深化“微改造、精提升”。一个多月来,团队完成乡村改造后,将空间还给村民自主经营,或通过旅游商铺出租等方式,为山区村民走向共同富裕贡献年轻人的力量。
改变正由外而内发生。一个多月来,村里不起眼的瓦缸变盆景,堆放建筑垃圾的角落变拍照打卡点,废弃猪舍变咖啡茶馆……认识到库村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大学生们随即和村民们头脑风暴,一批有代表性的美食,如黄金九层糕、红粬酒、南峤拉面等进入他们的视野。不过,当意识到这些美食在品牌形象、市场定位、产业发展上有较大提升空间时,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三所高校团队,分别以“阿婆的饼”“库库的年糕”“状元有礼”为主题,谋划了食旅融合的产业方向,从当地文中寻找产业发展内生活力。
开业当天,村民和游客在新空间里体验。摄影 金林海 冯亚斌 吴学湾
希望的大门推开,新的担忧也随之而来。9月中旬后,大学生陆续返校,改造好的空间由谁运营?空间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是摆在库村眼前更紧迫的问题。
“大赛只是第一步,通过植入一些跟年轻人和游客比较喜欢的业态,为村子引流。”胡海军表示,近年来,随着溧宁高速文泰段建成通车,南浦溪镇正式纳入了温州一小时交通圈,这为库村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奠定硬件基础。今后,由政府统一招商,他们会吸引更专业的团队改造运营,并为库村引入公共活动节庆演出非遗项目,以完善的旅游业态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