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白鹤村用了40多分钟的车程,在田间地头割稻子、打稻子,了解农耕知识,对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难得的一次劳动体验。”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三的林昱辰激动地说。
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浙江师范大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践队的大学生们来到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越溪白鹤村,拿起镰刀,走进禾田,向当地农民学习割稻子、打稻谷、晾晒、打捆等农耕劳作方法,以具身劳动体验农民丰收的喜悦与辛劳。
据悉,浙江师范大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践队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不仅对全国105所高校的180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劳动观现状调查,开展理论探索,还在中国传统节气、重要节日持续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植树节,他们动员全校的志愿者投身校园除草活动,清理绿化带、大花坛里的杂草,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发扬“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劳动精神;在劳动节,他们发起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在凌晨五点来到食堂帮工,化身食堂保洁员、切菜员、打菜员,动手擦洗桌椅、整理餐具;在重阳节,他们前往金华市军休老干部公寓探望烈士遗属,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家务,为他们包饺子、送祝福;在秋分时节,他们来到田间地头,躬身劳作,挥洒汗水,发扬“辛勤劳动、自强不息”的劳动品格。此外,平时他们还经常投身图书馆书籍整理、校园环卫劳动……他们亲历劳动过程,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自觉践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新时代劳动精神。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