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新报:这所学校建议:从读一本书开始
日期: 2021-09-26 作者: 供稿单位: 第04版:教育·一线

       我喜欢读书,就是你在一旁做作业,我在一旁看书,然后耳濡目染;我喜欢读书,就是你捧着一本书,哈哈大笑,然后开始跟我聊书……”9月17日晚,在浙师大附小“‘家校话双减 共读一本书’博雅家长课堂”启动仪式上,三年级家长吴小芳与200多名一年级新生家长分享自己的亲子读书成长历程。

       心中有力量 手中有方法

       吴小芳认为,要想做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就应当深入学习,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学习家教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教育方法,她深切地感受到,读书给自己和孩子带来的改变。为此,她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小案例。

       9月8日,孩子放学回家,想要得到妈妈全部的关注,“她就时刻守在我身边,就好比一颗‘苍耳’纠缠不放……三年级的孩子,开学几天怎么突然又回到3岁了呢?”当时,吴小芳内心出现各种不安和焦虑。终于她爆发了,大声提出质疑,并开始说教:“为什么就不能一个人好好写作业?你都三年级了,应该开始更独立自主……”孩子一个劲地想要黏着她,想要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吴小芳下意识地推了一下,孩子一脸委屈,两眼泪汪汪地说:“妈妈,我爱您,就想黏着您,我很害怕……”吴小芳瞬间心软,立马觉察到事情背后的问题。她伸手把孩子抱在怀里,平复双方的情绪。

       晚上,吴小芳采用“剥洋葱”的方法,对自己进行剖析:“我外在的这种不安与不接纳,就是内在对自我的一种不安和焦虑。我告诉自己不需要完美,要接纳自己这种不完美,只有妈妈变通透了,孩子才能更通透地去做好她自己,我要带着一份敬畏去理解、去支持、去陪伴孩子的成长。”第二天一早,她选择去修复这种伤害。吴小芳说:“不是‘对不起’就可以了,而是通过‘描述事实(把造成对孩子心灵伤害的部分呈现出来)+真诚道歉’。”

       那天早上,吴小芳对孩子说:“宝贝,昨天晚上妈妈大声指责,还把你推开的这种行为,对你造成的伤害,我向你道歉!对不起,你能原谅妈妈吗?” 听到“妈妈,我原谅您”时,她流泪了,“孩子与父母间,是谁无条件接纳谁多一点?一定是孩子”。

       吴小芳坦言:“说实话,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读书才是最经济最实惠的成长方式之一,心中有力量,手中有方法。”

       家长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

       “双减”下,家长和孩子都面临着改变和挑战,家长如何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神助攻”而不是“猪队友”?陪孩子终身成长是智慧家长的选择。浙师大附小家长何丽娜说,最近她在看校家委推荐的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完第一章的时候,她心里很难过,甚至马上就想看到女儿,抱着她,跟她说对不起。

       “因为在此之前,每次女儿和我分享她的快乐与烦恼时,我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空的时候我就认真听,忙的时候我就敷衍她,即使认真听完,我也会以过来人的姿态说教,慢慢地,我女儿和我分享的越来越少,表达的也很简单。我一直苦恼,为什么孩子不爱说了?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我马上调整自己,只要女儿和我说话,我就全神贯注地听,并认同她的情绪。仅仅几次良好的沟通,女儿就在短短一周内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她每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哒哒哒’和我说个不停,甚至会去分析事情的缘由,再聊聊如何解决一些遇到的困难。这些变化太神奇了,而这仅仅只是因为我学会了如何倾听。”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省特级教师、浙师大附小校长倪军健说,该校的博雅家长课堂就是把家长们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社群,学校及专家推荐精品教育类图书帮助家长化解困惑,传递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大家互相学习,达到共同成长的目标。

       “‘双减’背景下,家长真的不是很清楚该怎么做。听有经验的家长分享经验,感觉收获很大,能给我们一些指引和启发。”该校一年级新生家长高寅告诉记者。

       来源:《浙中新报》(2021-09-26  第04版:教育·一线)





编辑:蒋红跃


最新消息
点击排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