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省第八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评选出49件优秀作品,其中3件优秀作品的作者来自金华。
王雷的《今日大汉》
把报纸与汉服相结合
浙师大“双龙学者”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系主任王雷的作品《今日大汉》,乍一看是一件汉服,再细看,织成这件汉服的“线”上有一个个字,原来这件汉服是用报纸搓成的“线”织成的。
王雷说,报纸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是把个人同国家、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除了传播时事、政治新闻与评论, 还传播知识、提供娱乐或生活服务。用报纸为材料进行创作,它不仅具备纸的属性,同时涵盖了更多的社会属性。
“今日”与“汉朝”在一定程度上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使用今天的事来说古人的事,或者使用古人的事来说今天的事。在艺术上虽然去掉了衣服本身的使用价值;但是作品包含了人类精神的依附,古今一体。
以纸作为材料创作艺术品,是近些年来王雷的创作特点。他的《文化中国》等作品,都是以纸搓“线”及编织技术为载体的,通过制作使不可能转化成多种新的可能。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这样夸奖王雷的作品:“他对纸材料的转换,纸的造型特别是纸的结绳超过了人的日常认识和经验,在语言和形态上给人强烈的惊异感。随着对他作品的阅读,我们自然而然会看到他在语言表象后面所思考的与现实关联的东西。”
胡灵美的《时光小河》
与学生一起缝绣染
小学美术老师胡灵美第一次参展,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创作艺术作品。
今年,胡灵美去浙师大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时,浙师大美术学院的硕士生导师赵红华对学员们说,以往很多人都在接受培训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然而,想想很激动,回头没行动,希望这次参加培训的老师都能创作起来。胡灵美于是构思了一件作品,并向赵老师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赵老师指点她在构思时从身边寻找创作题材,从自我擅长的东西开始。
胡灵美于是结合苏孟小学的劳动教育特色,让学生带来自己的废旧T恤,教他们用画、缝、扎、绣的方式在T恤上创作自画像,然后把衣服组合在一起,用扎染的方式把背景染成一个色,使这些自画像在2米长、1.6米宽的纤维上汇聚成了一条“小河”。在这条“小河”的发端处,是小学低段孩子的自画像,随着“小河”流淌,在“小河”末端是小学高段孩子的自画像,于是这件作品就成为时间缩影。
目前,胡灵美正在新疆支教。得知获奖,她喜出望外。
胡心叶的《日常遐想》
以漆为介质表达情绪
武义女生胡心叶是这次我市获奖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刚刚从四川美院研究生毕业。本科在四川美院读漆画专业,研究生时读的是艺术设计,她曾参加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庆典“魅力重庆”彩车的车身装饰工作。
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浙江省的展览。她说,看到征稿,就投了作品,没想到成为漆画项目的优秀奖获得者。
获奖作品《日常遐想》画的是一个室内小场景,因为以“漆画”作为介质,有着一种独特的美感。胡心叶说,这幅作品的创意来自疫情期间在家隔离不能外出的那段时间。疫情时期学校没有开学,天天在家,心里就会向往外面的世界。画面上,窗外的水通过窗台上的水壶涌入室内,流到室内的物品上,改变了屋里的环境,花瓶等物品在灰色的背景下出现了粉红色,表达了一种长时间在室内环境下的人,偶尔也需要外面的刺激,希望本身的生活能够改变的情绪。
“获奖让我有了一种被家乡人认可的感觉。”胡心叶说。
编辑:蒋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