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上午,第21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人类学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浙江金华举行。本次论坛由浙江师范大学、人类学高级论坛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协办。
第21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人类学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现场。文传学院邹诗晴 摄
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轮值主席范可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一钢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周大鸣教授、彭兆荣教授、孙九霞教授,上海人类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辉教授出席开幕式。
林一钢代表浙江师范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林一钢指出,浙江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研究及相关社会服务方面,已积淀一定的研究成果。在社会服务方面,浙江师范大学长期对接国家和浙江省非遗保护实践,在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申报、评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林一钢表示,本次研讨会中专家学者针对相关议题的交流探讨,必将有力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范可表示,20年来人类学高级论坛秉持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念,覆盖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乡村、可持续发展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我国的学术界培育有生力量作出有益贡献。范可指出,本次论坛以文化遗产为主题,契合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需要,将为相关学科建设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论坛重要创始人徐杰舜教授发来贺信,祝贺第21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人类学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开幕式后,格拉本、彭兆荣、周大鸣、杨和平、孙九霞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演讲。
第21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人类学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合影。文传学院倪京京 摄
本次论坛以“人类学与文化遗产”为主题,共开设紫金论坛、江村论坛、亦缘论坛、行健论坛、青蓝论坛、芙蓉峰论坛、相思湖论坛7个分论坛,8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将对文化遗产与当代世界、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播和文化遗产与新文科建设5个子议题展开交流研讨。本次论坛的举行将进一步提升浙江师范大学在非遗研究和新文科建设上的影响力,同时对推进我国谋求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促进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文化传播、文化认同等方面的探讨,推进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浙师大科学研究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
编辑:赵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