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魏建华一行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就加强双方协同合作,推动中非合作研究走深走实进行调研座谈。浙师大党委副书记吕迎春出席座谈会。
新华社国际部副主任魏建华一行来访座谈现场。图片来源 非洲研究院
魏建华听取了非洲研究院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服务企业等案例介绍后,对非洲研究院扎实的一线调研基础、持续的学术成果产出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在当今国际局势下,加强中非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学者与记者拥有不同的专业特质,在观察视角、研究方法、实践导向等维度可以形成深度的互补与互动关系。未来,双方可以在深化拓展非洲研究以及提升对非传播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共同助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吕迎春代表浙师大向魏建华一行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浙师大的办学情况。她以“有底蕴、有亮点、有特色、有情谊”四个关键词,生动回顾了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成就。她指出,浙师大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精神,深耕非洲研究、教育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品牌。非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经过近20年的持续创新性建设,现已成为中国的非洲问题研究学术重镇,为中非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她高度评价了学校与新华社的合作成果。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结合40年的从教经历、30年的非洲行走阅历、投身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履历,分享了从事非洲研究的非洲情怀与行走经验。他强调,浙师大非洲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将非洲研究成果转化为国际传播的力量,通过撰写非洲行纪,开通多语种官方网站等多元化渠道向世界展示中非合作的丰硕成果。刘鸿武特别提到了与非洲国家媒体的合作。他表示,通过与非洲主流媒体建立紧密联系,非洲研究院成功地将中国的声音传递给了更广泛的非洲受众。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增强了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为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中非关系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调研组与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们就如何利用双方平台共同推动区域国别学科建设、深化智库合作、搭建中非媒体交流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中非合作前景广阔,但也需要携手共进、共同应对挑战。
调研团参观非洲博物馆、中非交流博物馆后合影。图片来源 非洲研究院
调研团还参观了中非交流博物馆、非洲博物馆、契约文书博物馆,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复信非洲学者重要精神。浙师大党委委员、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葛永海陪同参观。
浙师大宣传部、非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非洲区域国别学学部学者代表参与座谈。
编辑: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