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至31日,由商务部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中国-环印度洋地区高等教育合作研修班”“巴基斯坦媒体培训班”“南非中小学技术辅助式教学研修班”“南非中小学业务骨干教师能力建设高级培训班”“发展中国家小商品市场建设研修班”与“‘一带一路’国家青年媒体人士研修班”相继开班。来自南非、马来西亚、科摩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摩尔多瓦、肯尼亚、南苏丹、乌干达、莫桑比克、冈比亚、尼日利亚、埃及、坦桑尼亚、乌拉圭、土耳其、津巴布韦等17个发展中国家的100余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涵盖政府官员、专业教师、媒体人士、企业高管等多个领域。学员们围绕高等教育合作、教育技术、媒体发展、小商品市场建设等共同关切的议题,深入交流中国实践经验,共同探索推进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以高教为舟,共济环印度洋地区高教发展
10月14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中国—环印度洋地区高等教育合作研修班”率先启动。浙师大副校长朱毅峰表示,本次研修旨在搭建区域内高等教育经验互鉴的平台,助力解决各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推动教育理念融合与创新。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助理教授温凯祥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温凯祥表示,期待以本次研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各国高校间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中国-环印度洋地区高等教育合作研修班合影。图片来源 国际处
以媒体为桥,链接中巴数字未来
10月14日,“巴基斯坦媒体培训班”正式开班。浙师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根福指出,培训是深化中巴媒体合作的重要举措,旨在构建互学互鉴的专业平台,推动双方在媒体发展领域的协同探索。巴基斯坦媒体代表赛义德·穆罕默德·伊赫塔沙姆·哈克表示,期待以此为新起点,夯实两国媒体合作基础,共创融合发展新局面。

巴基斯坦媒体培训班合影。图片来源 国际处
技术赋能教学,中国经验助力南非中小学革新
10月22日,“南非中小学技术辅助式教学研修班”拉开帷幕。浙师大副校长林一钢表示,研修班致力于搭建交流平台,深化中南友谊,拓展教育合作潜力。南非基础教育司副司长赛义德·穆罕默德·伊赫塔沙姆·哈克表示,将积极借鉴中国教育技术应用经验,助力提升南非中小学教育质量。

南非中小学技术辅助式教学研修班合影。图片来源 国际处
以培训为支点,推动中南教育现代化发展
10月23日,“南非中小学业务骨干教师能力建设高级培训班”在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训中心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傅关福表示,希望以培训为纽带,深化两国教育合作,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南非国家基础教育部首席教育专家玛西尔亨尼·格拉迪斯·恩科维尼卡表示,学员将系统学习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经验,为南非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南非中小学业务骨干教师能力建设高级培训班合影。图片来源 国际处
启幕浙师大,赋能发展中国家小商品市场建设
10月30日,“发展中国家小商品市场建设研修班”正式启动。浙师大副校长林一钢指出,研修班是服务发展中国家小商品市场现代化、深化中国与各国经贸人文纽带的重要举措。乌干达地方政府部“市场、农业与贸易改进项目”协调员杰基·基扎·肯米吉沙作为学员代表表示,期待与各国同行互学互鉴,推动乌干达及区域小商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发展中国家小商品市场建设研修班合影。图片来源 国际处
青年媒体研修,激活丝路对话新场域
10月31日,“‘一带一路’国家青年媒体人士研修班”顺利开班。朱毅峰表示,研修将为各国媒体交流搭建长效平台,助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友谊传承。埃及信息与决策支持中心专家巴斯玛·萨布里·穆罕默德·萨拉赫丁作为学员代表表示,将积极分享各国媒体实践经验,增进文明互鉴,为“一带一路”媒体合作注入新动能。

“一带一路”国家青年媒体人士研修班合影。图片来源 国际处
本次系列研修构建了多元立体的交流格局,涵盖教育、媒体、经贸等多个领域,为发展中国家搭建了经验互鉴的协作网络。浙江师范大学通过专题研讨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国发展经验转化为可借鉴的实践方案,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编辑: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