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同志是高校党务战线的老兵,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者、践行者、研究者。2008-2013年,任法政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获评2011年省组织工作创新奖(全省教育系统唯一),学院获省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2014年以来,主持外语学院党委工作(其中2年主持党政工作),善于激发师生的主体自觉和使命担当,全面推进党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始终饱含教育情怀、充满奋斗激情,一手抓内涵发展,一手抓氛围浓郁,夙夜在公,率先垂范,学院发展呈现崭新面貌;被师生誉为“诗人书记”、“有招书记”、学院发展的“定海神针”。
扛好党建主责,践行铸魂育人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实开展“三严三实”教育,致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进基层党建的标准化规范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眼力、理论功力和工作能力。
每年组织师生党员赴红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落实“双带头人”培养机制,率先实施教师支部书记述职制度,激发基层党建活力;率先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导学思政、诗情思政、阳光思政,构建全要素集成的外语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其负责的外语课程思政教研室获评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教研组织。切实履行党风廉政、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
学院获评省巾帼文明岗、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并获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优秀案例、首批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校党建标杆院系,2支部为校样板支部,教师20余人次获省优秀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省新时代好支书、省万名好党员、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个人、浙江学习强国之星等省级以上荣誉。2017年受到省委意识形态督查组的充分肯定;并应邀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录制党建专题课程,广受好评。学院相关工作77次登上学习强国,100余次被央视、人民网、光明网、中新网等数十家媒体关注推送。
深耕立德树人,提升办学声誉
契合专业特点,他明确提出“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兼具,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兼备,语言能力与实践能力皆强的卓越英语教师和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英语获省优势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日语获省一流专业,新增法语专业,连续4年录取分居省属高校第一;16门课程分别获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省优秀研究生课程等。组织开设雅思、托福、考研英语等拓展课程,全力助推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获省教改项目5项、校教改项目60余项,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3项、校最美教研室2个。
学生的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学生深造率大幅提升,赴世界百强高校深造比占全校1/5以上,10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省“十佳大学生”等省级以上荣誉,19人远赴广西龙州开展1年支教志愿服务。蝉联6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4 人获全国研究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20年国际日语翻译大赛研究生获奖数列全国高校第2,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获奖数列全国高校第4,专四、专八通过率高出全国师范院校45-51个百分点;100余人次获全国英语辩论赛一等奖等奖项。近三年本硕就业率97%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持续做好全省高校教师出国外语培训工作,承担多所中学外语教学指导工作,成效显著。承接国培、省培等项目200余项,多个项目学员测评全国第一;组织主办10余个大型学术会议,获得学界广泛赞誉。先后与等10余所境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国际化办学程度进一步提高。积极组织师生参与G20杭州峰会机场政要接待工作,受到外交部、省外侨办高度评价;承担首届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中非智库论坛等国际志愿服务,广受好评。
聚焦内涵发展,致力奋斗自强
他深度融入学科建设,牵头制订“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师生强化“使命自觉、创建自信、差距自省、奋斗自强”。2015年获批省一流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B-等级。助力学校申报成功教育部中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浙学传承与地方治理现代化”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新增“跨语言文化研究”“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2个二级方向博士点,积极申报一级学科博士点。积极倡导“人人进团队,人人进项目”,组建完成“5+4”的校院级研究机构格局,新增4个校级研究机构。
坚持党管人才,落实人才强院首位战略,新增博导5人、省级人才7人次,晋升教授6人,引进博士27人,教师考取博士12人,境外6个月以上研修经历者占比62.4%,增幅近40%,居全校前列。获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9项,集群性学术成果陆续在国内外出版,多套丛书获外交部领导充分肯定;倡导推动“北山问道”(130讲)、“伴越论坛”(57讲)、“英语名师论坛”(20讲)等教研活动、学术交流常态化机制化,学术氛围常年保持活跃。
强化文化引领,注重全程浸润
他始终重视文化引领、浸润熏陶作用,确定中英文院训,设计新院标,组织创作院歌《我很喜欢你》、献礼建党百年原创歌曲《一道光》,深受师生校友认同、喜爱、传唱。致力推动“两微一网”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新媒体文化在校内外独树一帜,引领潮流;持续选树师生典型,设立“弘道”奖教金、“王行知红色奖学金”,打造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追求卓越的梦想文化、潜心问道的学术文化、同心奋进的家园文化,爱院爱家、同心同德、向上向善、共建共享逐渐成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他七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发送正能量短文,给每位教职工发生日祝福短信,给每位党员教师发政治生日卡,三八节给每位女教工献花,为每位先进事迹教师、校友写藏头诗近100首,并赠予书法作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以文化人;定期开展离退休、统战人员座谈会,开展退休教师荣休仪式,组织教师迎新晚会,及时看望慰问困难、生病教职工,及时做好师生的思想引导、情绪疏导工作。注重发挥好工会、离退休、统战等各条战线的作用。
同时发挥个人所长,积极服务教育部、学校及各学院重要文件材料的研制、修改工作,相关工作2次获教育部致信表扬,有关成果写入《浙江教育现代化2030行动纲要》;为浙中片区高校党务干部培训班等开设党建讲座、课程思政全员培训等数十讲;主持教育部、省教改项目等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在《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思想教育研究》等国家级报刊发表党建思政论文近20篇,2度获评全国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理论成果特等奖。
编辑:盛灿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