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阳学院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第十四、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为突破重点,对标拔尖计划2.0要求与标准,紧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着力培养多元化的适合未来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
一、坚持政治建设统领,把好拔尖人才培养总开关
与教务处党支部共赴义乌李祖村等地开展“循迹溯源”活动。 图片来源 初阳学院
蒋书记为主讲教师颁发聘书。图片来源 初阳学院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为抓手,紧扣基础拔尖人才培养,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传承接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进一步提升师德师风问题治理水平,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全体教工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相关重要论述汇编》,教工党支部结合岗位工作,围绕教学质量提升、基础学业导师作用发挥、书院制育人平台建设等专题组织学习研讨。共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42次,党课35讲,教工政治学习每年超60余学时,开展与教务处党支部共赴红色教育基地等“循迹溯源”学习教育活动2次。持续打造立体式思政教育体系。以新生领航课堂、初阳讲堂、初阳开讲啦、初阳学术论坛、初阳学生沙龙、初阳光华人物等活动为主线,以院长下午茶、新生之友、知心聊吧、预警警示谈话等为补充,全方位全过程聚焦理想信念教育,引导荣誉生树立远大的学术理想和人生抱负。学生共获A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129人次,其中国家级特等奖2人次、国家级金奖(一等奖)46人次、国家级银奖(二等奖)42人次、国家级铜奖(三等奖)38人次;省级奖励392人次,特等奖3人次,省级金奖(一等奖)86人次。共发表论文31篇,其中高级别论文24篇,各类专利3项。继续深造208人,共有103人次参加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宾州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新生研学团等访学项目。
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拔尖人才培养共同体
赴南京大学等高水平大学荣誉学院走访调研。图片来源 初阳学院
科学编制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一以贯之的中心工作,学院深入展开调研,全面回顾总结学院办学经验成果并研究学院未来发展方向,形成成果《四育融通:荣誉学院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十七年的探索与实践》获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深化招生改革。自2022年开始以专业实验班为单位成建制招生,精心打造《遇见初阳》宣传片,得到社会高度关注,全体教工赴各地开展招生咨询,部分专业招生最低位次大幅上升,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强化制度建设。推动学校制(修)订出台《初阳学生“1+3”培养实施细则》《浙江师范大学关于实施初阳学生滚动选拔制的指导意见(2022修订)》《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荣誉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主讲教师聘任办法与优课优酬计算办法》等10项重要制度办法,锚定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建设“1+3”拔尖人才培养共同体。推动落实初阳学生滚动选拔机制,通过二次选拔和分流警示进一步完善竞争机制、营造优良学风。如2022级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从各相关专业平行班选拔了22名优秀学生进入初阳班学习。
三、强化培养特色,开拓拔尖人才培养新路径
建立健全“全过程、分阶段、按类别、多载体”的荣誉生导师制。聘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等161人进入初阳荣誉生学术创新导师库。落实《初阳学院主讲教师聘任办法与优课优酬计算办法》,激励更多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参与初阳教学工作。持续完善初阳书院建设,丰富学生二课堂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出台书院建设方案,推动初阳书院空间改造。推出“初阳论坛、初阳学术、初阳开讲、初阳风采、初阳党团”等五大活动体系,将一课堂的内容延伸与深化,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体现了初阳学院学科交融、多元混合的办学特色。加强国内高水平荣誉学院的院际交流合作,2023年,推动学校与南京大学签订本科生交流学习合作协议,学院选送5名理科相关专业(物理专业2人,数学专业3人)22级本科生赴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相同专业插班学习一学年。加强国际化教育,不断拓宽学生视野。累计选派43人参加学校、专业学院组织的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宾州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新生研学团等访学项目;共计选派60人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参加访学团项目,学校资助金额共计150万元。
四、深耕思政育人,展现拔尖人才培养新成效
辅导员叶可获省高校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图片来源 初阳学院
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思政工作格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秉承“以人为本、发展为先、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学院坚持以学风建设为核心、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安全稳定为保障,努力构建发展性学生工作体系,着力提升工作服务力和学生核心竞争力。五年来,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7项,省级2项;省新苗计划8项;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19人次(其中: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2人次),省级140人次。毕业学生共有211人深造,其中国内深造183人,国(境)外深造27人。聚焦师生“急难愁盼”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院长下午茶、心晴空间站建设等。更好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缘梦・红岩熙日”暑期实践队获评浙江省2021年暑期实践优秀团队,被浙江日报、浙江卫视、学习强国等报道。学院团委三次获评校“五四红旗团委”,学生会先后获评校“五星级学生会”等荣誉5次;党员之家获评校主题党日活动方案设计大赛“优秀方案”;学院“缘梦·逐日寻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获省大学生暑期实践风采大赛“十佳团队”荣誉称号。一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获省“挑战杯”红色专项赛银奖。1名学生入选浙江省“万名好党员”;1名学生获评全国大学生“百佳心理委员”,1名学生获评全国大学生“百佳心理委员”提名。学院师生获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省思政微课大赛一等奖、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党建工作者、微团课大赛教师组特等奖等各类校级荣誉11人次。
五、构筑未来发展,彰显拔尖人才培养新使命
初阳学院党总支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任务举措,聚焦思想引领,充分发挥党建统领作用;聚焦人才培养,完善“1+3”人才培养体系;聚焦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制作用;聚焦书院文化,加快初阳书院建设进程;聚焦国际交流,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批“忠诚担当、志向高远、人格高尚、视野宽阔、基础深厚、勇于创新”的卓越拔尖人才。
编辑:盛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