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这五年】推进有组织科研 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整体水平

发布者:盛灿灿     发布时间2024-04-22作者:浏览次数:32

浙江师范大学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着力实施有组织科研,提升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一、整合优势资源,打造浙师特色的科学技术学科体系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按照“高峰引领、交叉融合、优化布局、集群发展”思路,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和集群发展战略。数学入选“十四五”省登峰学科,数学、化学入选省高水平大学基础学科。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学入选“十四五”省一流学科,化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材料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二、坚持长效激励,着重提升理工类科研成果产出水平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质量导向,以“提升学术能力、增加项目和成果产出”为目标,组织实施基础研究强基、应用研究赋能两大工程,有组织地开展科研成果培育、科研项目与奖项申报等工作。扎实推进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申报,落实项目量质双升为导向的工作目标。


五年来,新增纵向科研项目9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20项,省部级项目298项,总立项金额达3.05亿元,总到款金额达2.5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稳步提升,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专项课题5项;获批省尖兵领雁项目16项,省重大项目6项,省杰青项目8项,省重点项目34项。申报的“泛在智能的B5G车联网组网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获批重点国际(区域)合作研究项目,也是我校首次获得该类项目资助;“现代医学影像与精准诊疗的数理基础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获批科技部高端外专项目。    


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积极推动科研奖项申报。五年来,获各类奖项44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2项,我校为合作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2项。


五年来,新增高水平论文1960篇,入选高被引论文209篇、热点论文101篇,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刊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共17篇(含合作)。五年来,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330篇,其中SCItop论文1257篇;EI收录论文1977篇;授权专利1880件,其中国外专利62件。


三 、整合校内外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


兼顾校级研究机构常规管理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建设工作,努力建立长期稳定支持机制,省部级以上平台新获批11个。


获批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浙江省重点实验室,获批手性药物先进制备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等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新增图与网络优化国际合作研究中心、流体与传热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态系统碳增汇潜力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韩国计算智能联合实验室等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及装备研发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协助浙江师范大学司法鉴定所成功获批省级生态系统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野生动植物物种鉴定),该机构已成为浙江省第三家野生动植物物种专业鉴定机构,同时也是省内高校中唯一一所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


四、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新成立地方技术转移中心6个,地方研究院平台3个,其他校地企合作平台12个。与金华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成立我校第一家实体化技术转移转化机构,浙师大技术创新研究院(金华)有限公司;成立浙师大金开技术创新研究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学图像数据库”和“国家药监局人工智能器械创新合作平台数据治理工作组”两个平台落户杭州西湖校区创新研发中心,并依托该平台建设“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超声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Robarts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联合共建智能医学影像联合实验室。协同浙江光电子研究院,稳步推进学校与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协议共建光电信息精密检测与应用联合实验室,积极筹备申报“一带一路”国家实验室。


推动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举办2023国际量子光学大会;与韩国汉阳大学联合承办了第十五届高级计算智能国际会议;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超级电容器及关键材料、绿色制药与手性技术尖峰论坛等学术会议;参与主办“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数理医学院系列学术讲座已举办47场。2023年首次开设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理工类),目前共举办21期,受到青年教师广泛好评。利用学术会议引导基金同意资助理工类学术会议43场,为扩大学术影响,举行规模较大、层次较高、影响较广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打好基础。


编辑:盛灿灿